联系电话:+86 18102206864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木材的防腐、防霉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建筑、家具制造等领域,木材作为主要的原材料之一,其品质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然而,木材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霉菌的侵袭,导致木材结构受损、强度下降甚至报废。因此,研究和应用有效的木材防霉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探讨拟青霉和曲霉两种常见的木材致霉种类,以及如何通过结合GB 18580标准进行原料脱脂、热压处理、仓库防霉防控等措施,实现对木材的高效防霉。
一、致霉种类与生长条件
木材的霉变主要由真菌引起,其中以拟青霉(Penicillium)和曲霉(Aspergillus)最为常见。这两种霉菌均属于子囊菌纲,它们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供应。在木材中,这些霉菌主要分布在表面和内部,形成白色或灰色的粉末状物质,严重时可导致木材腐烂。
二、GB 18580标准概述
GB 18580是我国关于木材防护的国家标准,它规定了木材的防护方法、检验方法和标识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木材,包括胶合板、纤维板等。在实际应用中,根据GB 18580的要求,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防止木材霉变。
三、原料脱脂与热压处理
原料脱脂是防霉的第一步。通过脱脂处理,可以有效去除木材中的油脂和蜡质,降低霉菌的生长速度和数量。此外,热压处理也是关键步骤。高温可以破坏霉菌的细胞壁,使其失去活性,从而抑制霉菌的生长。在热压处理过程中,温度、时间和压力的控制至关重要。一般来说,温度应控制在40-60℃,时间约为2-3小时,压力应保持在0.5-1.5兆帕之间。
四、仓库防霉防控
除了生产过程中的防霉措施外,仓库的防霉管理同样重要。在仓库中,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同时,定期检查仓库内的木材,一旦发现有霉菌的迹象,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五、显微镜观察与防霉剂浸渍技术
为了更有效地控制木材的霉变,还可以采用显微镜观察和防霉剂浸渍技术。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霉菌的种类和分布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防霉处理方法。而防霉剂浸渍技术则是将防霉剂涂抹在木材表面或浸泡在溶液中,使其渗透到木材的内部,达到长效的防霉效果。这种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效果显著。
六、结论
综上所述,木材的防霉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原料处理、生产过程、仓库管理等多个环节入手。通过结合GB 18580标准、原料脱脂、热压处理、仓库防霉防控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木材的霉变问题。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继续探索和完善木材防霉技术,为保障木材的品质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做出更大的贡献。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防霉抗菌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