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86 18102206864
在纺织行业中,蕾丝和花边是赋予衣物精致外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些精细面料也面临着由交链孢霉和青霉等霉菌引起的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蕾丝和花边面料的防霉处理、织造工艺、储存防潮以及结合纳米抗菌技术的抑菌率检测,以实现对这类纺织品的有效保护。
一、交链孢霉与青霉的生长环境与影响因素
交链孢霉(Penicillium)和青霉(Penicillium notatum)是两种常见的霉菌,它们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繁殖。这些霉菌在纺织品上的生长不仅会导致颜色褪色、纤维损坏,还可能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次生代谢产物。因此,控制这些霉菌的生长条件对于保持纺织品的质量和延长其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二、FZ/T 64014标准概述
FZ/T 64014是中国国家标准,涉及纺织品防霉的技术要求。该标准规定了纺织品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的防霉处理措施、织造工艺、储存条件以及使用高效防霉剂的要求。通过遵循这些标准,可以显著提高纺织品的防霉性能,减少霉菌对产品的污染。
三、原料防霉处理
为了防止交链孢霉和青霉的生长,纺织品的原料在加工前需要进行严格的防霉处理。这包括采用高温蒸汽处理、化学药剂浸泡或紫外线照射等方式,以确保原料表面的微生物被彻底杀灭。此外,还可以通过添加防霉剂来抑制原料表面微生物的生长。
四、织造工艺
在织造过程中,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止交链孢霉和青霉的生长。例如,可以使用抗菌染料或抗菌整理剂来降低织物表面的细菌含量;在织造过程中增加空气流通,减少湿度,降低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还可以通过调整织造速度、温度等工艺参数,进一步优化织物的抗菌性能。
五、储存防潮
为了确保纺织品在长期储存过程中不受霉菌侵害,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潮措施。这包括使用干燥剂、除湿机等设备来控制储存环境的湿度;将纺织品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潮湿环境;定期检查并更换已受潮的纺织品。
六、纳米抗菌技术的应用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抗菌技术已成为纺织品防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将纳米银、铜等抗菌材料与纺织品相结合,可以在不破坏纺织品美观的前提下,提供持久的抗菌效果。这些纳米抗菌材料能够有效杀灭交链孢霉和青霉等霉菌,从而保障纺织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七、抑菌率检测
为了评估纺织品的防霉性能,需要对其抑菌率进行检测。这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或现场测试来完成。实验室测试通常使用培养皿法或平板计数法等方法,模拟霉菌的生长环境,然后观察纺织品样品上生长的霉菌数量。现场测试则更注重实际使用中纺织品的防霉效果,通过消费者反馈和产品抽检等方式进行评估。
八、结论
综上所述,蕾丝和花边面料的防霉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涉及到原料处理、织造工艺、储存条件以及纳米抗菌技术等多个方面。通过遵循FZ/T 64014标准,采用先进的防霉技术和设备,可以有效地防止交链孢霉和青霉等霉菌在蕾丝和花边面料上生长,保证纺织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防霉抗菌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