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86 18102206864
木材(木浆 / 木纤维)防霉技术研究
引言: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木材作为一种重要的原材料,其品质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然而,由于木材容易受到霉菌的侵害,导致木材制品出现霉变、腐朽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研究和开发一种有效的木材防霉技术,对于提高木材制品的品质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分析拟青霉 / 木霉的生长温湿度条件,结合 GB/T 10336 标准,探讨原料杀菌、加工干燥、储存密封等环节的技术措施,以及培养检测与防霉剂添加技术的应用,为木材防霉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一、拟青霉 / 木霉生长条件
拟青霉 / 木霉是一种常见的木材腐败菌,其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研究表明,拟青霉 / 木霉在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为85%-95%的环境中生长最为旺盛。此外,木材本身的含水量、pH值、营养成分等因素也会影响拟青霉 / 木霉的生长。因此,在木材防霉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这些条件,以抑制拟青霉 / 木霉的生长。
二、GB/T 10336标准概述
GB/T 10336 是《木质包装材料防霉等级》国家标准,规定了木质包装材料的防霉等级划分、检验方法及判定规则。该标准适用于木质包装材料在生产和储运过程中的防霉处理。通过测定木质包装材料的防霉等级,可以判断其防霉性能的好坏,从而为木质包装材料的生产和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三、原料杀菌技术
原料杀菌是指对木材进行预处理,消除其表面的微生物污染,以防止霉菌的生长。常用的原料杀菌技术有蒸汽灭菌、热水浸泡、化学药剂处理等。其中,热水浸泡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杀菌方法,通过将木材浸入热水中,使其中的微生物死亡或失去活性。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木材杀菌处理。
四、加工干燥技术
加工干燥是指在木材加工过程中,通过控制温度、湿度等参数,使木材中的水分蒸发,达到降低木材含水率的目的。干燥不当会导致木材变形、开裂等问题,影响产品质量。因此,在木材加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干燥工艺,确保木材的含水率符合要求。
五、储存密封技术
储存密封是指在木材储存过程中,采用密封容器或仓库,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木材内部。这可以通过使用密封袋、密封箱等方式实现。密封可以减少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与木材接触的机会,从而降低霉菌生长的风险。
六、培养检测与防霉剂添加技术
培养检测是指通过对木材样品进行培养观察,确定是否存在霉菌生长的情况。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准确性相对较低。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可以结合培养检测与生物显微镜观察等多种方法,对木材样品进行全面检测。
防霉剂添加技术是指在木材加工过程中,向木材中添加防霉剂,以抑制霉菌的生长。常用的防霉剂有季铵盐类、苯扎溴铵、氯硝基苯胺等。这些防霉剂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能有效抑制多种霉菌的生长。在添加防霉剂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以确保防霉效果。
七、结论
综上所述,木材防霉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的技术措施。通过原料杀菌、加工干燥、储存密封等环节的控制,可以有效地减少木材中霉菌的生长机会。同时,结合培养检测与防霉剂添加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木材防霉的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和完善木材防霉技术,为保障木材制品的品质和安全做出贡献。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防霉抗菌案例